快手的发展历程及1元1万粉丝的好处与快手带来的改变
短视频平台快手的发家史,比你想象的要野
2011年3月,北京城头冒出个小公司,弄了个叫“GIF快手”的东西,功能简单得让人想骂娘——用手机就能做GIF动图。那时候微信还没火,朋友圈发个图都跟打仗似的,谁会鸟这破东西?结果,它愣是活了下来,还活得挺带劲。
从GIF工具到短视频巨头
2012年11月,快手画风突变,开始玩短视频这东西。那时候抖音还只是个襁褓中的婴儿,美拍还在沉迷于滤镜游戏,而快手直接让用户展示那些接地气的土味生活——养猪的、搬砖的、跳社会摇的,各种土味玩法都来了。数据说了算,人民群众就喜欢看这些接地气的东西。2015年之后,随着手机流量变得便宜,快手的日活跃用户数直接飙升到了千万级别。
有人喷它俗,可俗来俗去,它愣是俗出了大牛。2021年,快手一上市,市值那叫一个飙升,直冲1.7万亿港元。那些曾经嘲笑老铁文化的人,最后全蔫了——瞧瞧,老铁们那叫一个能赚!
网红的财富密码
快手平台上,河北有位家伙叫“手工耿”,他那堆废铁东西一出手就火遍全网快手粉下单,年收入轻松破百万;还有个“陕西老乔”,天天直播吃面,粉丝打赏都能买十辆五菱宏光。这平台神奇就神奇在,不管你多平凡,只要你的真材实料被算法看上,分分钟就能走红。
别急着乐2020年有数据说,快手那些顶流的网红才占了0.7%,其他99.3%的播放量加起来都比不上辛巴一个人。这儿就像是个大市场,有人一天能赚十万,有人吆喝一整天,就只卖出了两斤烂白菜。
刷粉丝的黑色产业链
百度上到处都是“花一块钱就能买一万个粉丝”的垃圾广告,点进去一看,全是骗人的把戏。某个刷粉网站首页上写着“快手热门套餐最低88块”,但你得充VIP才能看到详情。实际情况是,你花了500块可能只能买到5万个死粉,而且第二天账号就直接被封了。
2022年快手的安全报告里头写着,一年里头把132万个作弊的账号给封了。最逗的是有个家伙,花了3000大洋去刷粉丝,结果第二天一登录,账号直接变成了“已注销”。跟客服一沟通,就来了三个字:“违规了”。
算法的潜规则
快手这推荐算法,简直跟村头那大妈似的,哪儿热闹就往哪儿钻。一个视频能不能火,全看那“热度值”,播放量乘以0.4,点赞数乘以0.3,评论数也乘以0.3。不过,重点得看那“短时爆发”,比如一个小时能冲到5000次播放,系统立马给你塞进更大的流量池里去。
东北那疙瘩一家伙搞了个小试验:同一段挖土机干活儿的视频,头一回发出去才200来个观看,结果换个标题叫《挖掘机巧遇前女友》立马火了,一下就冲到了50万播放量。所以说,在快手这地儿,内容好不好不重要,关键得会讲故事。
普通人还能不能玩
这会子进来的确实是有点晚,2023年的数据说了,快手这东西,平均每天得有3000多万个视频往出扔。要是想在这堆视频里混出点名堂,要么你得有绝活儿(比如能吞个电灯泡啥的)快手的发展历程及1元1万粉丝的好处与快手带来的改变,要么就得舍得往里砸钱,用快手的那个啥“粉条”来推广。山东那边的有个养殖户,就试了每天砸50块钱进去推广,结果三个月下来,粉丝才刚过2000,卖土鸡蛋的钱还不够推广费的零头。
你知道吗?快手那电商的成交额,2022年愣是突破了九千亿,相当于一天能卖掉25个鸟巢体育馆那么多的货。就算你会修车、种地,甚至还会算命,在这上面都比那些跳女团舞的火辣多了。
咱得聊聊,你刷快手的时候,有没有遇到过那种让人眼珠子都要掉出来的视频?比如那个裤裆里藏着炸弹的“军事大V”,还有那个给母猪接生的小能手“农业网红”?真是绝了!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