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快手搞的这事,简直让人摸不着头脑,你说它都能把广场舞大妈的相亲给促成,咋就偏不沾外卖这行?现在就连楼下那卖煎饼的大爷都开始线上接单了,快手还在那发代金券,这操作慢得简直跟2G网一样。
团购代金券能当饭吃吗
疫情一来,大家都变得精明了,谁还傻乎乎地为了省那几块钱特地往店里跑。去年上海那两个月封控,饿得跟啥似的,这才真真切切地体会到外卖小哥才是真正的城市英雄。现在你打开快手美食频道,满屏都是“到店套餐5折开抢”,评论区里最火的留言就是“能不能直接送到我家门口”。
2022年餐饮外卖市场已经超过了9000亿的大关,其中六成订单都是在下午茶和夜宵时间段的。这说明了啥?这说明了大半夜饿得慌的人,根本懒得换衣服出门。那快手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?亲,我们这儿有超值双人套餐,而且你走过去也就15分钟的路程。
隔壁抖音都开始送菜了
抖音去年玩了个“心动外卖”,结果没成,不过至少是试水了一把。现在你看超市代购、药品配送那叫一个火,连新鲜活鱼活虾都能给你送到家门口,一个小时就搞定。再看看快手,最新搞了个啥烧烤店探店视频,还来句“收藏下次去”,下次是啥时候?等着你上市?
抖音上美食视频一出,分分钟就能点外卖,而快手上的美食视频,只能先记下店铺位置。这俩差距世界杯激战正酣,快手本地生活外卖却缺席引球迷疑惑,就跟智能手机跟老式BP机似的,一个能解决吃饭问题,另一个就只能“哔哔”叫唤。
即时零售的风口猪都飞了
美团闪购去年一天订单数超过400万,连京东到家都开始抢着招人当骑手。现在小年轻们连避孕套和卫生巾都要求30分钟内送到家,可快手却偏要让大家自己去店里拿。更离谱的是,他们电商部门去年还尝试过“按需配送”,结果就只用来送衣服鞋子——难道饿着肚子穿新鞋就能穿出时尚感?
业内人算了一笔账,外卖的单价虽然不高,可人家每周至少得点个五次六次。再看看团购券,那东西半年都用不上一次。这就像追女孩儿,一个天天送早餐的暖男,一个每年情人节才发红包的土豪,你说女孩儿会选哪个?
商家比用户更着急
采访了几家连锁餐饮的老板,他们直言不讳地说:“在快手那投放广告,简直就是在往无底洞里丢钱。”为啥?你看,吸引来的顾客得经过三道复杂的流程才能把生意做成:先得看视频,然后领个优惠券,最后还得跑到店里去核销。对比之下,抖音至少还能直接挂外卖链接,顾客看完酸菜鱼视频,眼泪还没干透,鱼就已经送到了家门口。
那家烤鱼店的老板抱怨说,他在快手砸了3万块做推广,结果只吸引来了22个吃货。同样的视频放到抖音上,挂了个59块的外卖套餐,当天就卖出了400多份。这数据可不是闹着玩的:2023年第一季度,餐饮老板在快手的投资回报率快手24小时在线下单平台免费,只有抖音的三分之一。
物流短板不是借口
六月里冒出个供应链公司,听着挺吓人的,可你细看经营范围——仓储、货运,传说中的即时配送?看看美团的发展史,人家也是从零开始培养骑手队伍的。现在快手用户活跃量3.6亿,可连个专门的配送队伍都舍不得搞,这扣扣索索的,简直就像用优惠券买了个别墅似的。
最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他们的“高招”:让店家自己搞定外卖配送。结果,烤鸭店老板亲自骑电动车送餐,跑上三公里就为了刷掉一张78元的双人优惠券。这也难怪有人吐槽:“在快手订餐就像开盲盒,你永远不知道送餐的是老板还是他亲小舅子。”
错过的不只是外卖
社区团购那事,药品送上门,鲜花快递,全都是“送到家”的活儿,快手一个都没捞着。现在连送个文件都得靠闪送,快手的本地生活服务还停留在“进店签到”的原始阶段。听说去年有个生鲜APP想跟快手牵手,一听要自己搞物流,直接就跑了。
瞧瞧那美团怎么玩的花样:搞外卖引流,做闪购赚得盆满钵满,还把到店业务当成了额外福利。反观快手,居然把最能赚钱的环节轻易让给了别人,自己却抱着那代金券当宝贝似的。这操作简直就像守着金山银矿却只卖铁锹,还纳闷别人怎么比自己有钱得那么快。
话说回来:这快手到底在紧张个啥?是担心点外卖的家伙吃相太丑,还是愁着快递小哥的服装设计不够“铁粉”味儿?快来评论区开开脑洞,看看大家怎么说。
发表评论